长三角要讯

长三角要讯

> 长三角要讯 > 长三角每周要讯2024(3)

长三角每周要讯2024(3) 2024-01-19

 

长三角每周要讯

2024年第3期   总339期

 

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2024119

  

科创聚焦

上海两方面10措施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江苏三措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企业创新体系

经济热点

上海印发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

江苏2023年文旅消费总额达5366.36亿元 位居全国第一

产业动向

上海临港发布超级应用场景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集聚

江苏出台方案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

江苏聚焦“1650”产业体系四方面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

政策举措

江苏4个方面20条举措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江苏印发实施意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先行示范

 

 

经验交流

上海建成首个FA电缆次级环网,中心城区供电可靠性超99.999%

江苏工信厅三新举措推动传统产业焕新

域外动态

山东将对学校食堂开展信用评定

山东出台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办法,推动“治危”向“防危”转变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四方面措施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广东下达1亿奖补资金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科创聚焦

上海两方面10措施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1月12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上海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强调,出席会议并强调,要聚焦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落实,在稳住工业大盘中坚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推动该市新型工业化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一、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一是要大力发展三大先导产业,加强科创和产业结合,抢抓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机遇,加强创新企业孵化培育,发挥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作用,推动产业园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二是要起而行之,切实抓好任务举措的深化细化和落实落地。工业用地要坚持保量和控价双管齐下,创新推广工业上楼、弹性用地、混合用地等政策,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充足空间;保持定力,综合施策,想方设法巩固工业综合成本优势。三是要强化市区协同联动,不断探索创新,更好形成市区两级合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高效工作机制。工作布局要明确到细分赛道、见到链长。区级要结合区域实际谋划推进,“一把手”要成为抓特色优势产业的行家里手,建立相应的专业团队,实现一条龙服务。四是要用好优势资源,依托重大平台和展会活动,积极主动与企业见面沟通,了解投资意愿,加强供需对接,更好抓产业、抓科技、抓人才。五是要加强企业服务,完善提升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及时了解企业发展计划,更好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切实提升惠企政策举措的有效性、针对性、及时性。

二、培育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工业企业。一是发挥国有企业带头作用,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企持续深耕主业,提升技术牵引、产业变革和市场拓展的创新力。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坚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落实好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国有企业供应链、重要应用场景向民营企业开放共享。三是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更好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四是鼓励企业投身科技创新,完善产业创新组织机制,在平台搭建、财税扶持、产学研对接等方面加大全链条支持力度,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五是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坚守实业、办好企业、争创一流。关心企业家成长,加强企业家培训,强化现代企业管理赋能,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促进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江苏三措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企业创新体系

日前获悉,江苏省工信厅今年将采取三措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企业创新体系。

一是强化创新体系建设。聚焦集群和产业链,以群链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强创新资源协同整合,持续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着力形成“点—链—面”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点上”积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培育梯队;“链上”注重培育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建设省级创新中心;“面上”着重发挥典型标杆示范作用,鼓励争创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二是强化创新载体建设。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形成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方阵。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聚焦“1650”产业体系,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家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以上。建好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三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制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支持链主企业承担国家攻关任务,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技术产品,如期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年实施一批协同攻关项目、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布局一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

经济热点

上海印发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

近日,上海市印发了《上海市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方案》提出要率先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重点任务包括:

一是夯实文化数字化数据基础,加强文化资源数据管理。建立上海文化资源普查机制,鼓励文化机构探索首席数据官制度。鼓励开展融合文本、语言、视觉等多模态信息的模型搭建,推动形成一批文化数据产品和应用。二是推动文化数字化新基建,筑牢文化数字化底座。推进上海数字文化智算中心建设,构建一体化智能计算生态体系,鼓励算力资源在文化领域内共享。建设上海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推进文化数据高效流通和协同治理。支持法人机构和公民个人开设“数据超市”,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文化场馆数字化升级。完善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标准和指引,整合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聚合平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应用与区级(街镇)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对接,推动建设“家门口的数字苑”。推进数字文化产品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与评测。四是提升文化产业数字化竞争力,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以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聚焦元宇宙新赛道,布局未来文化产业。制定数字文化领军企业倍增计划,建立覆盖领军型、成长型、初创型企业的培育体系,打造若干特色产业链条,培育一批数字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数字文创元宇宙产业集聚区建设。五是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引领数字化文化新体验。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打造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地标。开展数字化文化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构建“虚实融合、以虚促实”的文化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六是推进文化数字化交流互鉴,提升文化数字化传播能力。探索媒体数智化运营新模式,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进各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向街镇延伸,提升“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功能,助力打通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推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千帆出海”,提升上海数字文化贸易竞争力。七是优化文化数字化发展环境,提升文化数字化治理水平。探索“标准引领+企业规范”治理模式。建立全流程文化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完善数字文化资源产权保护措施。

江苏2023年文旅消费总额达5366.36亿元 位居全国第一

2023年,江苏文旅消费总额达5366.36亿元,同比增长40.08%,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9.74%,位居全国第一。

2023年,该省以文旅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市场主体办事创业的难点痛点堵点,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简政放权,促进审批服务规范化便利化。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清单制度,构建省、市、县三级行政许可清单体系,编制行政许可实施规范,明确许可条件、申请材料、审批程序、收费标准以及监管的主体、重点环节、规则标准。深化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制定文旅市场电子证照应用相关方案,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互通互认,强化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行业监管、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等领域的应用。做好出入境旅游团队管理,督促各地切实做到“一团一报”,并加强对出境旅游团队信息的审核和分析。扩大政务服务有效供给,优化江苏文旅旗舰店功能,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到旗舰店中。二是创新监管,促进市场公平有序发展。落实剧本娱乐管理规定,推进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备案管理,全省剧本娱乐场所已备案970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着力推进信用监管,制定《江苏省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出台对文化市场轻微违法行为免罚、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处罚清单(2023年版)。三是持续惠企,助力文旅市场率先整体好转。加大财税金融对文旅产业项目支持力度,安排9000万元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消费提振、产业融合、数字赋能等项目。继续下调省级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利率1个百分点,全年新投放项目数量占比不低于30%。进一步扩大战略合作金融机构朋友圈,联合7家金融机构举办“水韵江苏·金融赋能”2023重点文旅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项目256个,授信额度695.88亿元。支持旅游企业拓展经营范围,对经营“省外游客游江苏”“境外游客游江苏”业绩优秀的90家旅行社企业奖补2100万元。

产业动向

上海临港发布超级应用场景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集聚

1月17日,第一届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上海论坛上,上海临港新片区向全社会发布首批“车易行”“随心乘”“箱联运”“疏客流”“大数据”5个超级场景。

超级应用场景是技术集成度高、公众显示度亮、行业影响力大、出行体验感强的IP场景,较一般场景更具“头雁效应”。譬如“车易行”场景以打通车道级导航、区域级诱导、车位级导航全链条服务为目标,启动G2/G3级智慧场库、AGV停车、自动智能充电试点建设,全面整合高精地图、停车运营管理及一体化导航等系统,形成“畅行临港,无忧停车”的驾车新体验;“随心乘”场景以提升乘车群体的服务品质为核心,发挥自动驾驶出行工具按需定容、动态调度的优势,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智慧化的出行服务,形成“灵活便捷,无缝联运”的出行新模式;“箱联运”场景以提升洋山深水港集装箱转运效率为牵引,持续推进洋山港智能重卡示范项目的规模化、无人化、商业化拓展,打通“一站一桥一港”集装箱转运全过程自动化作业链路,形成“智能高效、闭环可靠”的物流集散新样板。五个场景的发布将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探索场景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方向,进一步促进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和集聚。

江苏出台方案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

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南京海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上海铁路监督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江苏安全监督管理局、省邮政管理局、江苏海事局、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等9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江苏省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实施方案》,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我省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取得明显成效,多式联运单证信息基本实现互联共享,多式联运单证服务功能深化拓展,标准规范体系更加健全,培育形成10个具备“一单制”服务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稳定运行10条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示范线路,托运人一次委托、费用一次结算、货物一次保险、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负责的“一单制”服务模式和集装箱运输“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的“一箱制”服务模式加快推广,进一步推动交通物流提质增效升级,更好服务支撑实现“物畅其流”。

《方案》提出六大方面16项具体任务,主要包括:推进国内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加快推进多式联运数据开放、支持多式联运信息集成服务发展、推行应用标准化多式联运电子运单;推进国际多式联运单证应用创新,加快国际海铁多式联运提单推广应用、探索国际班列多式联运单证的物权凭证功能、推动国际多式联运电子提单发展;拓展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功能,探索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金融服务、鼓励优化多式联运“一单制”保险服务、优化多式联运“一单制”通关监管;健全多式联运“一箱制”服务体系,完善“中途不换箱”合作机制、优化“全程不开箱”流程管理、提升“一箱到底”服务能力;大力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鼓励骨干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引导多式联运相关企业加强协同协作;完善多式联运标准规则,健全多式联运“一单制”标准、推进多式联运服务规则衔接。

江苏聚焦“1650”产业体系四方面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

日前,从江苏省工信厅获悉,2024年,该省将持续聚焦“1650”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

一是抓好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落实落细国家、省一揽子稳增长、稳工业政策措施,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先进制造业企业以及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实施一批新的促发展政策措施。二是发挥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带动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钢铁、电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部署,逐一细化制定贯彻落实方案,指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增长目标,支持工业大市、大县深化改革创新,以进促稳。三是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编制实施2024年省重大工业项目清单,深化产融合作,加强与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工业母机基金、集成电路基金等对接,用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更大力度支持全省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四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充分发挥省级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机制作用,集成部门数据资源,拓展监测分析数据来源。依托“数字工信”打造省市县乡一体化的工业企业运行监测平台,跟踪研究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做好政策预研储备。

政策举措

江苏4个方面20条举措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江苏省近日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提出4个方面20条具体举措。

一是提振发展信心,优化服务水平。《若干措施》从拓展民间投资领域、完善公平竞争机制、破除招标投标壁垒、优化涉企行政服务、优化监管执法方式、常态化推进拖欠账款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管理等方面提出7条具体举措,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是提升发展动能,加大要素供给。《若干措施》从强化金融助企惠企、优化土地要素保障、加大项目用能支持、加强环境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4条具体措施,实打实地给予民营企业要素使用支持,全力以赴为民营企业在发展上解忧、帮扶上解渴。

三是助力做优做强,推动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从提升创新创造能力、推动创新资源共享、支持企业转型提升、支持参与国际循环等方面提出4条具体举措,切实支持民营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推动不同所有制企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真正点燃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

四是强化权益保障,稳定发展预期。《若干措施》从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加强组织统筹协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提出5条具体措施,依法推动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再“扩面”,最大限度减少侦查办案对正常办公和合法生产经营的影响。

《若干措施》明确了一些指标性的要求,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切实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在支持民营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方面,提出省重点研发计划、省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由民营企业参与组织实施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在加强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方面,提出进一步简化项目能评审批流程,全省每年新增能耗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比重与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相匹配,原则上不低于70%。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方面,提出要发挥政府性融资机构作用,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比重原则上达到80%。

江苏印发实施意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先行示范

近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实施意见》,推进数据要素优质供给、高效流通、安全发展,实现江苏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先行示范。力争到2030年,江苏健全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建立标准规范、统一协调的数据运营管理机制;建成运行高效、安全有序的数据要素市场,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数据要素治理模式;建强特色鲜明的数据产业集群,形成主体活跃、支撑有力的数据要素生态。

《意见》明确,一是率先落实数据产权制度,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探索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数据账户体系。健全公共数据管理机制,开展公共数据识别和分类分级管理,形成全省统一规范的公共数据目录,汇聚整合省、市、县三级公共数据,打造共建共享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探索用于产业、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有偿使用,开展数据汇聚与融合应用试点。

二是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推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探索重要数据流通备案制度,明确严禁或严格限制交易的数据项。推动数据标准化工作,建立完善元数据、主数据、数据接口、数据交换共享、数据行业应用以及数据安全、隐私防护等方面的通用标准。

三是健全数据交易流通机制,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形成数据资产目录,研究开发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模型,探索建立符合数据要素特性的定价模式和价格形成机制。

四是统筹优化全省数据交易场所和平台布局,打造多层次、多样化数据交易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数据交易试点,建立数据交易市场分级管理机制,推进数据交易场所与数据商功能分离,培育一批专业的数据商和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鼓励各类数据商进场交易。探索数据交易场所发展模式,优化运行机制,强化撮合定价、资产评估、资产入表、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功能,提升数据资产经营和价值创造能力。

五是推进数据价值挖掘与收益分配,加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构建交通水利、城乡建设、自然资源、文化旅游等领域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开展重点行业数据应用试点示范。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中国(江苏连云港)“海上云谷”数字化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健全数据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收益分配机制。

六是强化数据要素安全监管治理,完善政府数据治理机制,建立合规公证、风险评估、安全审查、安全审计、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制度机制。落实企业数据治理责任,鼓励企业设立首席数据官,支持企业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国家标准贯标。

经验交流

上海建成首个FA电缆次级环网,中心城区供电可靠性超99.999%

近日,上海电网首个速动型馈线自动化(FA)电缆次级环网建成。利用FA技术,环网内的故障隔离用时缩短至毫秒级,故障恢复用时缩短至5秒内。

FA技术可以实时监视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和馈线电流、电压情况,在故障时获得故障记录,并能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对线路开关进行合闸和分闸操作,迅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围绕高标准建设不停电自愈型配电网,国网上海电力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打造结构强简有序、分类科学合理、接线标准规范、设备先进适用的标准化目标网架。主干网方面,该公司逐步构建和完善具有典型性的10千伏双环网电缆接线和多分段多联络架空接线,同步配置自愈系统;次级网方面,深入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扩大配电自动化覆盖范围,开展中低压配电网遥控规模化应用。

2023年,上海全域供电可靠性为99.9931%,较2022年上升0.0007个百分点,中心城区供电可靠性继续保持在超过99.999%的国际领先水平。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结合城市建设目标,国网上海电力计划到2025年,在中心城区始终保持“5个9”以上水平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全域供电可靠性超过99.997%。

江苏工信厅三新举措推动传统产业焕新

江苏省工信厅日前表示,将实施三方面新举措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向高端发展。

一是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研究制定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聚焦轻工、纺织、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传统行业领域,整合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资源,重点支持淘汰落后改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升级示范项目,引领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是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大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聚焦新能源汽车、光伏、稀土、超硬材料及制品、锂离子电池、风电装备、核电装备等优势产业,加快强链补链延链。三是开展专项提升行动。鼓励原材料和消费品工业领域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支持重点企业开展服务型制造,争取更多企业和案例入选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和典型案例。

域外动态

山东将对学校食堂开展信用评定

日前,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对全省范围内各类学校(含幼儿园)食堂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并据此实施差异化监管。

根据《办法》,一是学校食堂被划分为守信、基本守信、失信、严重失信四类,相关部门将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对失信学校食堂开展联合惩戒。其中,对于连续两年被评为严重失信的,教育和相关部门将对学校主要负责人予以调整。二是市场监管部门按照“一校一档”原则归集食品安全信息,形成信用档案,作为开展信用评价的依据;县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评价,评价周期为一个年度,实行动态管理,评价结果及时告知学校并通报相关部门。三是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及学校主管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信用管理要求,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列入学校年度考核,依据评价结果实施激励或惩戒。发展改革部门则负责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和单位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工作,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将评价结果纳入信用主体信用记录,以政务共享的方式推送给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强化信用结果运用。

山东出台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办法,推动“治危”向“防危”转变

山东省近日印发《山东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办法》,填补了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空白,进一步规范了房屋使用行为,建立了常态化管理体制,拧紧了责任闭环链条,推动实现由“治危”向“防危”、由“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

一是要求对于涉及变动房屋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的装修活动,必须经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并报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后方可施工。对于区分所有权的房屋,由于其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属于房屋建筑的共有部分,按照《民法典》规定,需要经业主共同表决后,方可委托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方案。

二是提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存在房屋使用安全违法行为时,应当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物业服务人发现违反房屋使用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向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

三是明确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作为解危责任人,应当消除安全隐患并承担治理费用。对存在结构倒塌风险、危及公共安全的房屋,乡镇街道、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可采取停止使用、临时封闭、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

四是创新性增设了对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物业服务人、装修施工人等与房屋安全密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对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不履行责任义务的,处以警告或通报批评;对物业服务人未告知装修注意事项和禁止行为或不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处以警告。对装修施工人擅自施工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此外,还对虚假鉴定报告进行严管重罚,明确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出具虚假鉴定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四方面措施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2023年,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主要有4方面措施多层次、多角度立体支持广东稳住外贸基本盘,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一是推动进出口通关效率再提升。紧密贴合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不断压缩企业通关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服务广东重大项目建设,对进口设备“即到即检”,对符合条件的进口大宗能矿商品“先放后检”“快检快放”,压缩通关时间超一半。扩大“组合港”“一港通”等改革覆盖范围,缩短货物平均堆存期3天以上,累计开通航线57条,2023年运输货物超48万标箱,同比增加40.6%。

二是帮助企业减负再增效。加大对广东“专精特新”“一带一路”、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信用培育;推进加工贸易系列改革;推广企业集团监管模式,有效落实主动披露政策,为企业提供容错纠错通道。加强与港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上线粤澳集报货物“一单两报”、粤港公路舱单“一单两报”等新功能,大幅压缩企业必填项目50%以上。服务企业尽享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开展粤港澳海关保护知识产权联合执法行动,发挥海关技贸评议基地作用,支持企业更好拓展国际市场。

三是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再创新。省内海关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创新打造全球中心仓支持出口货物多模式拼箱出境;“一企一策”对接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供应链总部项目,打造电商出口“嵌入式”监管模式,实现高效验放、读秒通关。支持新能源汽车、储能产品通过铁路扩大出口,全面实施“铁路快速通关”,广东2023年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258列,同比增长约30%;开行列数首次突破千列大关,进口回程班列同比增长超1.3倍。

四是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重大平台建设再突破。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聚焦支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推动大湾区互联互通、提升大湾区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全面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高质量发展。2023年,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值7.95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9%。

广东下达1亿奖补资金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日前,广东省财政厅下达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奖补资金1亿元。该资金重点围绕消费电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型储能、先进材料、食品工业等领域及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对企业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过程中,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试验、检验检测、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等方面开展的项目予以支持。以此鼓励企业围绕技术创新的薄弱环节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完善创新基础设施,实施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形成创新成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此外,该省财政厅下达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资金6100万元,择优遴选珠海、佛山等7个市县9个项目,重点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领域材料、电子元器件、生产工艺装备等产品的工程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不超过已投入产业化费用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通过专项资金的扶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促进新型储能产品制造能力和水平提升,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链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推进全省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安亭路126号邮编:200031电话:021-64728756

浙江省驻上海办事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zjszhb.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