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要讯

长三角要讯

> 长三角要讯 > 长三角每周要讯2023(21)

长三角每周要讯2023(21) 2023-07-14

长三角每周要讯

2023年第21期   总315期

 

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2023年7月14日

目  录

科创聚焦

上海将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新政,重点打造“3项计划+5大平台”  3

浦东明确做好4件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4

经济热点

上海“五个季”促消费延续到春节. 5

上海发文进一步规范设摊经营活动 划定区域内可设3种点位. 6

上海出台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实施办法,推动高质量外资招商引资  7

产业动向

上海提出五工作措施推进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9

上海自贸区设立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数据产品挂牌交易. 12

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全国首个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航运通”. 13

江苏明确四方面推动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 13

政策举措

上海出台多项措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 14

上海浦东明确实施三措施加大四方面供给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16

江苏提出16措施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供给服务科技自立自强. 18

江苏出台多项措施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20

经验交流

上海出台方案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1

江苏出台临时用地管理规范性文件 明确临时用地使用范围. 23

苏州天使创新基金发布 首期规模3亿元. 25

安徽启动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 26

域外动态

山东四方面措施力推跨境电商跃升发展. 26

广东将实施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全方位支撑产业质量竞争力提升  28

广州出台多措施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 29

全国首宗铁路货场上盖智慧物流园用地出让. 30

深圳上线“个体深信贷”产品,线上最高额度50万元. 31

深圳大力推进“宁静城市”建设噪声污染实行分类防控. 32

厦门出台措施加快推进个体工商户转企升级. 33

 

 

科创聚焦

上海将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新政,重点打造“3项计划+5大平台”

上海经信委日前表示,该市即将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新措施将重点打造“3项计划+5大平台”。

新措施将打造破解发展瓶颈的3项计划:一是大模型创新扶持计划,重点支持上海市创新主体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模型,实施专项奖励,鼓励形成数据飞轮,加速模型迭代;二是智能算力加速计划,强化大规模智能算力建设力度,建立绿色通道保障能耗指标,实施AI算力券,加快建设极速智能算力承载网;三是示范应用推进计划,加强大模型在智能制造、教育教学、科技金融、设计创意、科学智能等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和标杆场景打造。

同时,新措施将打造基础支撑的5大平台:一是支持建设大模型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鼓励创新主体依托中心开展测试评估工作,加速模型迭代和合规应用;二是支持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组建,鼓励多元主体加入联盟,深化共建共享机制,强化高质量语料数据资源供给;三是打造智能算力调度平台,形成规模化智能算力调度和供给能力,服务创新型企业算力需求;四是建设软硬件适配测评中心,降低智能芯片适配成本;五是支持大模型开源社区和协作平台建设,打造开放生态和开源模型。

浦东明确做好4件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7月10日,浦东新区科经委表示,浦东将做好4件事,在高水平开放中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构建面向国际、开放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

一是激发创新的动力源。依托浦东新区人才“明珠计划”等政策,全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高层次科研机构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二是畅通创新的高速路。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继续先行先试,推动揭榜挂帅、新型研发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等机制进一步深化。同时,优化完善浦东的国资创投体系,聚焦投早投小投未来,为创新项目提供充足炮弹。

三是夯实创新的强阵地。推动孵化器、加速器、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的一体化布局,推动实体孵化和投资孵化的协同发力,推动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努力打造10家高峰孵化器和100家高原孵化器。

四是打造创新的共舞台。坚定创新的国际国内双向链接,加强国内科技合作,吸引更多海外科技人才来浦东干事创业,推动更多机构来浦东创新发展。同时,为多层次企业梯度培育提供政策支持等全方位举措。

经济热点

上海“五个季”促消费延续到春节

上海市商务委日前表示,上海将继续围绕“潮起上海 乐享消费”主题,持续开展“五个季”促消费主题活动,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一是暑期消费季(7月—8月)已启动。其间,浦东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将于7月下旬推出“梦享之旅 玩购一夏”主题活动等,还将推出ChinaJoy动漫展、亚洲宠物展等重点展会,以及2023全国青少年飞镖锦标赛等体育赛事。此外,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将于7月下旬开展绿色智能家电社区直通车活动。

二是金秋购物旅游季(9月—10月)将重点结合上海旅游节,推出“乐游上海 潮购时尚”主题活动。同时,举办上海时装周2024春夏新品发布活动、中国家博会等重点展会以及2023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等体育赛事。

三是拥抱进博首发季(10月中旬—11月中旬)将重点结合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展会,联动2023全国帆板大师赛、上海国际艺术节等体育赛事和文化节庆,推出国别商品文化缤纷月、引领性本土品牌发布秀等特色活动。

四是网络购物狂欢季(11月中旬—12月中旬)将重点结合“双十一”“双十二”等网络购物优惠活动,举办11直播月活动,让直播电商走进都市生活圈。

五是跨年迎新购物季(12月中旬—2024年2月中旬)将重点结合跨年、元旦、春节在全市组织开展跨年迎新和新春新潮两大主题活动,举办豫园迎新游园灯会、外滩枫径和安义夜巷新年市集、老字号年货节、网购年货节等重点活动。

上海发文进一步规范设摊经营活动 划定区域内可设3种点位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设摊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试行)》,从8月5日起试行。

《指导意见》提出,一是允许在划定的设摊区域设摊。划定的设摊区域内可设置3种类型的摊位:疏导点、管控点、特色点。疏导点是以服务基本民生为主,采取入场入室经营的点位,结合标准化菜市场、早餐网点等民生服务实际情况,在暂时供应不足的区域设置;管控点是以销售自产农副产品为主,利用闲置空间经营的点位,面向消费需求,畅通本地农产品销售渠道;特色点是以新型业态为主,符合城市高品质要求,品牌化、主题化、特色化的集市、夜市、分时步行街、外摆位等点位,优先在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水岸夜生活体验区和园区、商圈、景区等自有区域内选点。

二是设摊区域应合理配置环卫、垃圾分类、污水处理、交通、照明、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合理设置车辆停放区域。集市、夜市、分时步行街、早餐车、外摆位等设置的临时性设施,应当可拆卸、可移动、定期维护更新,保持干净整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三是摊位设置应当符合城市管理有关规定,不得影响周边环境,不得影响行人通行,不得擅自占用绿地、停车泊位和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不得破坏行道树及其附属设施,不得影响交通设施,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等。

上海出台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实施办法,推动高质量外资招商引资

日前,上海市商务委出台《上海市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实施办法》,推动高质量外资招商引资,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

一是明确伙伴主体。上海市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以下简称“全球伙伴”)是指与该市建立招商引资合作关系,利用自身优势和行业资源,为上海引荐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外资项目,协助推进项目落地的企业、机构、组织。主要包括:(一)专业服务类:包括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地产咨询顾问等。(二)金融资本类:包括跨国银行、知名创投机构、头部产业基金等。(三)产业链类:包括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该市重点产业的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等。(四)商协会类:包括各类国际合作组织、功能性平台,境外在沪商协会,以及该市各类行业协会等。

二是明确合作方式和内容。(一)熟悉上海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重点,协助推动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投资项目落地。(二)鼓励、支持全球伙伴组织或协助策划开展各类境内外专题招商活动,推动行业峰会、专业论坛等活动在上海召开,邀请境外知名投资机构、优质企业等到上海参观、考察、交流,宣传推介上海投资环境和政策。(三)为上海在产业规划编制、招商方案制定、产业政策出台、重点项目评审等方面工作建言献策。

三是明确激励机制和措施。(一)由全球伙伴引荐并推动落地的外资项目,实到资金和项目运作在上海的,按照产业类、功能性平台等分类,在法定权限内,根据实到外资金额或机构能级给予全球伙伴一定资金奖励;房地产开发项目、工业地产(园区开发)项目、建筑业项目和捐资项目等不享受上述奖励。(二)每年由市商务委组织相关部门确认全球伙伴开展双招双引、活动组织、城市推介等方面的成效,协助落地项目的贡献度和影响力,在市级活动中对优秀全球伙伴和引进项目给予荣誉表彰。(三)邀请全球伙伴参加政企圆桌会、投资促进推介会等由市政府举办的各类活动。(四)表现突出的全球伙伴,优先推荐成为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成员,优先推荐全球伙伴主要负责人参评本市白玉兰友谊系列奖项等称号。(五)符合条件的全球伙伴招商人员可以享受本市相关人才政策,申请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外国高端人才(A类)和外国专业人才(B类)工作许可等。(六)因招商引资工作需要,为全球伙伴的招商人员和招引对象往来本市开展商贸交流,在办理口岸签证、停(居)留证件、港澳多次往返签注、APEC商务旅行卡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保障。

产业动向

上海提出五工作措施推进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上海出台《推进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到2025年,形成由“枢纽港+总部港+制造港”构成的邮轮经济发展上海模式。年游客接待量达300万人次左右,境外游客比例达10%左右,国际邮轮游客空港中转换乘比例达5%左右。集聚一批邮轮总部企业和国际机构,数量规模比2022年扩大至2倍。邮轮研制关键核心技术获得新突破,初步形成大型邮轮工程总包能力,邮轮制造国产率达50%左右。形成1至2个在亚太地区具有竞争力的本土邮轮品牌。国际邮轮航线的国内船供比例提高到30%左右。总体经济贡献产出达400亿元左右。到2035年,成为国际一流邮轮枢纽港。

方案提出五方面工作措施。一是做大邮轮总部经济。支持组建本土邮轮船队,培育发展本土邮轮企业总部,提升本土邮轮品牌品质。吸引全球邮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总部型服务机构和事业总部落户,打造上海邮轮跨国公司总部基地。

二是做强邮轮制造体系。以生产总装、修造配套、设计研发为重点,建立邮轮自主研发设计体系。培育邮轮建造工程总包能力,推动建设世界级邮轮设计制造总装基地。整合长三角船舶修造资源,拓展邮轮维修改装业务,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邮轮维修改造业务。

三是做实港口枢纽功能。形成优势互补产业空间布局,依托“两主一备”(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和外高桥海通备用码头)国际邮轮港口布局,统筹规划各区域功能,发布上海国际邮轮经济总体规划。丰富邮轮航线产品供给,支持开发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邮轮航线,打造多样化国际邮轮旅游产品体系。增强邮轮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推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建设,加快邮轮旅游和区域性旅游协同发展。提升邮轮访问港影响力,增加具有文化内涵的高品质邮轮产品供给,开发国际邮轮访问港航线产品,吸引更多国际邮轮品牌靠泊上海。优化邮轮口岸功能,用好、用足“144小时”过境免签证策、“邮轮15天”入境免签政策、邮轮入境游客指纹采集便利措施。深化邮轮口岸通关“单一窗口”建设。推进“单一窗口”与出入境管理、海关、边检、海事、邮轮码头、邮轮公司系统的功能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

四是做精邮轮配套服务。打造亚太邮轮服务贸易平台,引入船舶管理、教育培训、劳务输出、船舶供应、市场营销、信息咨询、协会组织、检测认证机构、交易服务、邮轮会展等,提升邮轮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建设亚太邮轮物资供应中心,制定邮轮物资供应产品标准和服务体系,提升邮轮物资供应综合服务能级。培育亚太邮轮消费中心,打造集游客接待、邮轮服务、休闲度假、消费购物为一体的文商旅综合体,优化口岸出入境免税店布局,丰富产品品类。建立亚太邮轮船员服务中心,搭建亚太邮轮船员线上服务平台,建设线下亚太邮轮船员培训服务中心。

五是做优邮轮产业生态。强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邮轮金融服务体系,重点围绕邮轮上下游产业链,拓宽邮轮企业投融资渠道,增加邮轮产业融资、保险和服务供给,支持邮轮企业上市融资。构建完整的邮轮人才体系,建立邮轮产业人才库,储备邮轮设计制造、邮轮运营、高端服务等邮轮全产业链人才。建立邮轮数据统计监测体系,支持统计部门形成邮轮统计调查分析制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作交流平台,举办国际邮轮上海峰会活动,发布邮轮航线、产品、战略等信息。

上海自贸区设立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数据产品挂牌交易

日前,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实施细则》的通知,明确了对首次挂牌数据产品和优质数据产品流通的资金支持内容。

一是首次挂牌数据产品支持。鼓励数据交易场所支持企业挂牌数据产品,对浦东企业在数据交易场所实现首次登记挂牌数据产品的,经核定,根据登记挂牌企业数量,按照每家不超过10万元的额度,给予数据交易场所资金补贴。

二是优质数据产品流通支持。鼓励数据交易场所支持企业流通交易优质数据,对浦东企业年度内在数据交易场所挂牌交易或购买数据合同个数达到10个且合同总金额达到500万元的,经核定,根据交易企业数量,按照每家不超过20万元的额度,给予数据交易场所资金补贴。

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全国首个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航运通”

7月9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布了全国首个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航运通”。

一是平台拥有企业注册、政策咨询、航政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五大集成式服务功能。通过前期智企查策、中期业务办理、后期精准服务,为临港新片区航运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定制化服务。二是平台融合了临港新片区在金融、保险、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及航运大数据资源,实现航运企业“全要素”对接服务。三是平台提供国际船籍港登记特色化服务,针对“中国洋山港”国际船舶登记、海员外派、保税新型燃料加注、特殊航线“江海直达”、海外人才服务等领域的特色化创新业务,提供便利化服务举措。

江苏明确四方面推动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

7月11日,江苏省政府召开工业软件专题会议,明确从四个方面持续推动全省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推进工业软件优势产业链卓越提升,加快构建错位发展、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工业软件产业发展格局,强化地方产业载体建设,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推进通用基础资源和服务设施共享。二是要提升工业软件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点产品供给,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技术和产业生态。三是要深化融合赋能和应用推广,深度融入工业互联网建设,持续赋能制造业“智改数转”,积极承接支持技术创新成果,促进更多产品进入国家工业软件供给能力清单。四是要落实好国家层面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强化研发、财税、金融等支持力度,完善校企联合和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加大国际国内高端工业软件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引进力度,加快构建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政策举措

上海出台多项措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上海市关于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的若干措施》,力争到2025年,该市专业服务机构跨境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外投资结构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规模迈上新台阶。

《若干措施》明确三方面主要任务。一是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业跨境服务能力。提升金融跨境服务创新能力,加大对“走出去”企业在人民币跨境结算、境外贷款和财务顾问等方面金融服务力度。加强涉外法律服务能力,支持本市法律服务机构加快全球布局,鼓励境外知名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在沪设立业务机构。加大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海外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建设,完善海外知识产权重大事件快速响应机制。增强财务咨询全球服务能力,鼓励会计、税务、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在人才引进、业务培训、海外布点等方面加大力度,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服务支持。推动涉外保险服务优化创新,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合“走出去”企业及市场需求的新险种。增强跨境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港口设施能力,推进浦东国际机场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枢纽,建立高效现代的航空货运体系。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国际化,支持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机构、企业参与国际合格评定标准规则制定,鼓励国际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在沪投资,提供服务。促进工程领域标准国际化,鼓励工程技术、工程建设领域中国标准走向国际,促进轨道交通、超高层建筑和自动化码头等工程建设领域的标准、技术、装备和各类设计咨询企业“走出去”。

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和作用。完善公共服务机构职能,依托长三角区域对外投资合作联盟,加强三省一市在“走出去”综合服务领域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构建全球投资服务网络,用好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对外投资促进中心)驻外代表处功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咨询、投资决策等服务。丰富“走出去”投资促进服务渠道,建立海外服务点动态地图,动态更新各类服务机构信息,提供信息查询、网点导航、项目案例等服务。搭建第三方市场合作交流平台,通过举办第三方市场合作交流对接等活动,搭建业务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构建“走出去”专家智库。

三是进一步优化对外投资合作营商环境。优化境外投资管理服务,推进浦东新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开展境外投资便利化工作,积极探索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开展境外投资综合服务试点。推动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争取国家层面支持,推动科技服务、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服务业重点行业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专业服务机构开展跨境合作,鼓励该市专业服务机构与国际专业服务机构加强合作,支持境内外专业机构组成服务联合体。打造专业服务业承载区。加强财税政策支持,鼓励各区及重点区域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功能集聚,出台相应支持政策。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鼓励各区及重点区域对区域内专业服务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给予相应支持。加强境外安全风险防范,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海外安全风险防范和应对处置机制。

上海浦东明确实施三措施加大四方面供给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7月1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浦东将实施三项举措,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好全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高地。持续提升浦东六大硬核产业,“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六大硬核产业的能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产业规模,今年将提升到7500亿以上。同时,聚焦“四大新赛道”和“五大未来产业”,加速布局、抢先成势。最近区政府还将就推进四大新赛道、五大未来产业发展发布新的政策举措。二是加快打造时尚消费新地标。积极构建世界级地标商圈、特色商圈、社区商圈等多层次商业布局。积极实施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推动国金中心、前滩太古里等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发首秀首店首展优选地。三是加快城市空间新载体的建设。当前浦东正在深入推进主题城市建设,将陆续形成更多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的增长极。

同时,重点计划加大四方面的供给:一是高水平的制度供给。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法规措施实施,推动数据要素、无人驾驶装备等法规措施出台,推进数据交易所、人类遗传服务站等重大平台运行,为产业发展构筑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二是高质量的空间供给。既要加大新增产业用地的供应量,更要综合施策盘活释放存量产业空间,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确保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三是高效率的金融供给。充分用好引领区产业引导母基金,探索优化创投体系,促进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四是高能级的服务供给。围绕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聚焦人才、创新、融资等需求,系统集成、优化完善全链条科技产业扶持政策。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当好“店小二”。

江苏提出16措施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供给服务科技自立自强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供给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见》,提出通过3年左右时间,实现“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良性循环和引领示范。

《意见》围绕完善科创金融组织体系、丰富科创金融产品服务、优化科创金融生态环境、强化科创金融政策支持、扎实做好金融风险防控等五个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

一是完善科创金融组织体系。一是发展科创金融特色机构。鼓励银行机构在科技资源集聚的地区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或科技支行。鼓励保险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或专营部门。二是增强数字技术运用能力。支持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数字化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数字金融产业集聚示范区。三是健全科创金融管理机制。支持银行机构建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单列信贷计划、配置专项额度、完善利率定价机制等多种方式加大科技类贷款投放力度。

二是丰富科创金融产品服务。一是增加科创领域信贷投放。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双创金融债券,拓宽信贷资金来源渠道。二是推动科创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鼓励银行机构创新开发信贷产品,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三是畅通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票据、科技创新债等特殊品种债券进行融资。四是加快发展科创股权投资。鼓励各地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奖励资金的方式,吸引创投机构投资本地科技创新企业。五是拓展科技保险创新试点。支持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试点和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试点。鼓励保险公司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综合性保险解决方案。

三是优化科创金融生态环境。一是构筑科创金融发展高地。支持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二是健全科创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以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依托,探索开发科技型企业科创能力评级、融资对接、政策发布等功能。三是加强知识产权融资服务。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收储交易。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评价机制,优化知识产权押品动态管理。

四是强化科创金融政策支持。一是注重货币政策激励。鼓励银行机构向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发放利率优惠的中长期贷款。对合作银行发放办理的“苏创融”贷款和票据,在额度内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资金支持。二是突出财税政策引导。鼓励各地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等业务。鼓励各地运用政府投资基金等支持省内高新区和科技型企业发展,通过设立奖补资金、加大奖补力度等,引导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三是提高科技融资担保能力。

五是扎实做好金融风险防控。一是提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建立科技型企业风险评价模型,强化对科创金融风险的监测、研判和预警。二是防控金融科技创新风险。建立健全金融科技风险防范机制。

江苏出台多项措施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江苏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多项措施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一是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方面,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合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和布局,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对符合条件的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给予资金支持。二是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营机制方面,推进知识产权权益分配制度改革试点,高校、科研院所利用财政资金取得的技术类知识产权,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赋予完成人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三是严格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方面,加大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惩戒力度。加大对进出口环节关键领域、重点渠道、重点商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探索建立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简单案件书面审理、独任审理机制,加强执法装备和手段现代化、智能化建设。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推动设立南京知识产权法院。四是加强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方面,支持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建设,鼓励其在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对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清单的地理标志产品,加强海外维权服务供给。

经验交流

上海出台方案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上海日前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建立健全城乡一体、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特困老年人供养得到有效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残疾、重点优抚对象等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底线兜牢,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养老床位数占户籍老年人口的比例保持在3%,各区保基本养老床位数占辖区内户籍老年人口的比例均达到1.5%;社区养老服务“15分钟服务圈”进一步优化。

一是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制定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牵头责任单位及支出责任等。聚焦老年人面临家庭和个人难以应对的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困难时的基本养老服务需要,确定基本养老服务项目。

二是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政府投入资源或者出资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应当做到经济实用,优先用于基本养老服务。提升养老照护服务专业能力,到2025年,全市护理型床位不少于养老床位总数的60%。构建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支持养老机构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设立以收住认知障碍老年人为主的照护专区。支持家庭更好承担养老功能,针对高龄独居等老年人特殊生活困难和居家意外风险防范,加强社区定期巡访探视,提供“一键通”紧急救援服务。

三是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公平、便利、规范。完善养老服务相关评估制度,优化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做好评估质量控制,确保评估结果精准合理。建立保基本养老床位统筹轮候机制。推动养老服务“政策找人”“服务找人”。提升基本养老服务监管效能,继续深化开展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和服务质量日常监测工作,实施养老服务机构信用评估管理。

四是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保障,编制并落实市、区两级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加强养老服务财力投入保障,市、区两级财政要将基本养老服务经费列入预算,并确保稳定投入和增长。加强养老照护服务支付保障,推动建立相关保险和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加强养老服务队伍保障,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对从事养老服务的管理、护理、专技等人员分类开展轮训实训。加强养老服务组织保障,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列入对各区政府的年度绩效考核。

江苏出台临时用地管理规范性文件 明确临时用地使用范围

近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印发规范性文件《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提出明确临时用地使用范围保障合理需求、优化临时用地选址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利用、规范临时用地申请审批、落实临时用地管护和复垦责任、严格临时用地监督管理等规定。

一是明确临时用地使用范围保障合理需求。临时用地使用范围包括建设项目施工、地质勘查、考古和文物保护工地建设临时性设施等,共3大类、26小类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是优化临时用地选址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利用。根据功能特点、建设内容等实际需求,参照现行各类土地使用标准、行业专业技术设计规范、建设规范等合理确定临时用地规模。

三是规范临时用地申请审批。细化了临时用地申请具体内容,制订了临时用地申请书范本,明确受建设单位委托的施工单位可以分阶段、分批次申请临时用地,要求建立部门会审制度,对使用范围和期限、用地规模合理性、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合规性等加强审查把关。临时用地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建设周期较长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使用的临时用地,以及油气探采合一开发涉及的钻井及配套设施施工使用的临时用地,期限不超过四年。

四是落实临时用地管护和复垦责任。临时用地使用过程中应当通过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及再利用等工程技术措施,减少对耕作层的破坏。要严格落实安全环保要求,加强土壤、地下水等资源环境管护。临时用地使用人应当自临时用地期满之日起,最长一年内完成土地复垦;使用建设用地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达到可供利用的状态。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在临时用地使用期满前三个月发出有关书面提示。

五是严格临时用地监督管理。加强临时用地使用、复垦工作全程监管,省自然资源厅建立监督检查和通报制度,加强“一张图”管理,对不符合临时用地管理要求、未完成复垦任务的,予以公开通报。按年度统计,县级行政区范围内的临时用地,超期一年以上未完成土地复垦规模达到应复垦规模20%以上的,将暂停审批新的临时用地,根据整改情况恢复审批。

苏州天使创新基金发布 首期规模3亿元

7月10日,由苏创投集团旗下苏州天使母基金与元禾控股合作设立的首期规模3亿元的直投基金苏州天使创新基金正式发布。该基金将紧紧围绕“投早、投小、投科技”,与合作机构一起全面探索布局苏州未来产业。同时,苏州天使母基金还与科创投、金合盛控股合作设立苏州创未来基金,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前沿产业,为科技创新和早期项目孵化增添动能。

同时,苏州天使母基金还与农业银行、苏州银行、江苏银行和苏州农商银行签署了“天使贷”合作协议,推出“天使贷”2.0,进一步服务子基金和天使期企业,为人才企业融资提供更多可能。

安徽启动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

安徽近日印发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实施方案。 “共同成长计划”是在商业银行前期自发性、碎片化科创金融业务实践的基础上,在金融业务模式和发展观念上所进行的系统化集成。旨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由银企双方通过签署“贷款协议+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函”等综合业务模式,在普通商业贷款合同和现行政策框架基础上,通过选择一种或若干远期权益事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等不同成长阶段获得研发、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等全部资金需求。

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动态优化的“共同成长计划”名单发布机制,拓宽适应科创企业特征的信贷融资渠道,开展中长期风险共担、共享成果的战略合作,构建各机构多方联动、优势互补的支持体系,推动建立银企互信、自律践诺的合作环境。

域外动态

山东四方面措施力推跨境电商跃升发展

7月11日,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跨境电商跃升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力争到2025年,全省打造20个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培育100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境电商知名品牌,孵化1000家跨境电商新锐企业。

根据《行动计划》,山东围绕跨境电商产业带打造、知名品牌培育、金融物流服务、便利化水平提升等11方面提出44项政策措施,实施跨境电商跃升发展行动,加快实现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品牌云集、服务高效、生态繁荣,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一是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聚焦现代轻工纺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家电、汽车装备等特色产业,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工程,在产业带龙头企业引育、跨境电商园区建设、供应链体系完善、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扶持,提升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二是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卖家、独立站、服务商、MCN机构等主体在山东落地总部、区域总部、运营中心、集货中心等项目,支持本土跨境电商主体发展壮大。

三是培育跨境电商知名品牌。支持企业综合运用平台引流、搜索引擎、社交媒体、跨境直播等多元渠道进行品牌全球推广,大力开展跨境电商出口直播和数字营销业务,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支持传统生产型企业、外贸企业、商贸企业自建海外独立站,加快聚集独立站全产业链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建站、营销、物流、仓储等服务,抢占私域流量资源开拓国际市场。

四是落实好跨境电商税收政策。编印跨境电商出口税收政策指引汇编,引导企业用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对综试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按政策规定试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持续落实跨境电商B2B出口增值税税收政策,提高跨境电商B2B出口、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退税便利化水平。落实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退运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广东将实施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全方位支撑产业质量竞争力提升

近日发布的《广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提出,该省将实施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提升产品质量竞争力。

一是在工业产品领域,对标国内外先进标准,开展重点工业产品与国内外标杆产品,推动执行标准、关键质量指标的“双比对、双提升”;二是在消费品领域,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质量比对,积极运用先进质量管理技术方法、改进技术工艺,提高消费品性能、功能,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三是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和装备等领域,积极开展共性质量技术问题攻关,促进工艺研发与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四是在节能环保领域,开展质量提升和质量改进活动,大力发展低碳、清洁、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此外,该省将加快推进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安全)、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智能光电传感)、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三地共建共用共享“湾区标准”,加强粤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广州出台多措施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多项举措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

一是增强转化能力方面,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激励制度,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70%以上可以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团队),5%以上可以奖励给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

二是支持孵化企业方面,鼓励新型研发机构通过科技成果作价、资金投入等方式参股孵化企业,并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与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合作,推动创办或引进孵化的企业落户广州。

三是加强人才引育方面,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领军人才及其高水平创新团队成员申报国家、省、市各类人才计划,承担广州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进入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战略专家委员会,明确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及其人才团队,按市属单位享受市级现有人才政策相关待遇。

四是促进金融支持方面,鼓励有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利用自有资金发起或联合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天使投资等科创基金,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新型研发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申报设立科技创新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项目。

全国首宗铁路货场上盖智慧物流园用地出让

近日,深圳市平湖南综合物流枢纽用地成功出让。该项目为全国首例在传统铁路货站上盖智慧物流园,深圳首例分层设权的铁路货场综合开发项目。

一是在规划引领上,该市紧扣项目建设的目标定位,结合地块土地性质、相关规范要求等内容,高标准完成项目地块规划调整,明确地块用地性质为区域交通用地与物流混合用地,明确建筑空间布局为“首层架空+上盖开发”的立体布局方式,统筹提出周边交通及市政设施改善举措等,为“传统铁路货场+现代物流”综合枢纽落地建设提供科学、严谨的规划依据。

二是在出让方式上,按照“划分产权、分层出让”的方式,该市积极探索,改变单一宗地整体出让的传统方式,采取“铁路用地+物流用地”土地出让模式,实现单一宗地的分层开发、多主体协同混合利用,打造全国首宗分层设权的铁路货场综合开发项目。

三是在层高标准上,考虑交通物流行业特点、市场需求、仓库物流规划设计相关规范和企业发展诉求等因素,该市批准项目建筑采用11米层高的单层建设标准,不计核减面积,方便企业根据生产发展需求建设规模类型相匹配的仓库、厂房等配套设施,降低投资成本。

深圳上线“个体深信贷”产品,线上最高额度50万元

7月11日,全国首个线上全流程个体户纯信用贷款“个体深信贷”产品正式上线,个体户靠信用就能贷款,利率从以往的6%下降为4.9%。

日前,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广东省首个个体工商户公共信用评价规范文件,通过深挖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的全市73家信源单位21.31亿条数据,设置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根据评价指标模型对深圳个体户进行信用状况评价,评价结果将为个体工商户获得信贷、有关部门提供政务服务和开展信用监管等提供精准高效的支持。在公共信用评价的基础上,深圳上线“个体深信贷”,针对资金周转困难、无抵押、无贷款记录但信用评价较好的个体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贷款渠道。目前,“个体深信贷”线上申请贷款最高额度50万元,线下最高额度100万元。

深圳大力推进“宁静城市”建设噪声污染实行分类防控

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表示,该市将深入推进“宁静城市”建设工作,将从四个方面对噪声污染进行分类防控:一是深化噪声源头防控,推动规划部门在修编《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时,增加规划阶段的噪声管控要求。二是加大施工噪声监管力度,规范中午或者夜间施工作业证明核发工作,全市域推广远程喊停监管模式,推动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强对施工工地的降噪指导和服务,印发建设工程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推广先进低噪工艺和设备,定期组织培训并请专家赴现场指导。三是推进道路交通噪声常态化治理,动态组织噪声污染道路筛查,大力推动交通减振降噪设施建设;持续整治交通偶发噪声,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整改破损路面、井盖松动等38000余处,查处“炸街鸣笛”1.3万余宗,有效减轻了偶发性交通噪声扰民问题。四是强化社会生活噪声治理,针对广场舞扰民突出问题,联合公安、住建、城管和文体等部门发布了《深圳市关于优化广场舞等自发性健身娱乐活动自我管理的工作方案》,站在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等更宽视域推动解决噪声扰民问题,引导广场舞等活动健康、有序、规范开展。

厦门出台措施加快推进个体工商户转企升级

近日,厦门市场监管部门出台《深入推进个体工商户转企升级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多项措施,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

一是建立重点培育库,把一般纳税人、产值和销售规模较大、连锁经营等几类个体工商户列为重点支持对象,按“一户一档”原则构建各区转型升级培育库,通过定期走访服务、提供政策解读和转型升级辅导等,切实帮助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型”个体工商户拓展上升空间,激发“提档升级”积极性,分型分类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

二是简化登记程序,在为“个转企”提供线下“一窗通办”及线上“一网通办”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市场监管、社保等部门事项,申请人可“一次性、一日内”完成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及企业设立登记。此外,在不影响其他企业名称权、不违反法律法规前提下,“个转企”企业名称允许最大限度保留原个体工商户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特点。不改变住所(经营场所)的,无需提交住所(经营场所)使用文件。

三是加强转型衔接,凡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和经营场所未发生变化的,原个体工商户持有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者备案、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等可按变更办理,免予现场核查,1日内取证。为“个转企”企业申请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及办理转让、许可等相关业务提供便利,如原则上可保留转型前个体工商户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等。

四是提供高效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充分为转型企业提供创业发展所需的计量、商标和专利等市场监管职能服务,及时研究解决“个转企”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安亭路126号邮编:200031电话:021-64728756

浙江省驻上海办事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zjszhb.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