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山区26县整体跨越发展:“生态经济+公共服务”的共富之路 2022-02-24

浙江农历新春第一会,就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大会。大会明确,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群众有感、可示范推广的标志性成果。这其中,就包括推进山区26县整体跨越发展。

山区26县因为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的限制,是浙江省域发展中相对而言的“短板”。如何在努力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更好地补短板,并实实在在取得标志性的成果,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一道全新的考题。实现发展生态经济和完善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是化繁为简缩小地区差距的出路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时,都不失时机地指出了发展生态经济的现实主义道路。譬如他在《之江新语》中第一次涉及这一话题时就强调:“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随着实践的深入,生态经济的业态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生态农产品正在向有机安全的高效名品升级,且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态日益多样化。生态工业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赋能下,正在加速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例如永嘉为200家泵阀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服务,泵阀企业普遍产品准交率提升至95%左右,常用件库存成本平均降低30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10至15个百分点,显著提升了山区生态工业发展的竞争力。生态旅游结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已从简单的农家乐、风光游,向民宿、书院和田园体验游、特色风情游、休闲度假游、旅居康养游等高端形态转化。依托山区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好吃好喝好生活,互联网头部企业甚至越来越多地将高强度的编程、研发、文创等内容生产部门,落户在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山区县,开辟生态知识创造业的“第二空间”。生态经济的四大业态相互渗透、互为加持,不断凸显山区26县的生态环境优势,展现了生态经济内生健康发展之路的广阔前景。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山区26县的生态经济发展得再好,也不能要求它们的GDP总量和人均GDP比肩平原及沿海地区,这既不现实,也不合理,更是对缩小地区差距的一种误读。只要是各地的资源转化潜力在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都尽量发挥出来了,这就是科学合理的发展。除此之外,山区县为全省维护生态屏障、保护生态环境、增值生态资本所作出的贡献,也需要得到公允的认可和合理的补偿;对山区县老百姓的人均财政支出和山区县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省内其他地区的差距,也应当努力加以缩小。

基于此,从全省共富“一盘棋”的角度,省级财政毫无疑问还要继续稳步加大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的力度,与此同时,还要继续改善山区县的投资和发展环境。习近平同志当年主持编制的我省“十一五”规划中倡导,探索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新途径,提出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教育培训先行、“内聚外迁”先行、生态经济先行,对当下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抓好“四个先行”,生态经济方面,推动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从过往较多提供“产业输血”的“授人以鱼”,向更有利于山区县可持续发展“产业造血”的“授人以渔”转变。基础设施方面,“若要富,先修路”,这次山区26县整体跨越发展,就要实施26县交通赶超提升行动,不能让山区县在全省3个“1小时交通圈”建设的进程中落后。此外,教育培训先行、“内聚外迁”先行方面,还要加快补齐山区海岛公共服务短板,实施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标准配置工程。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中,涉及到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落实部分,山区26县也会是“重中之重”。譬如要扎实开展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帮扶、深化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让优质学校、医院成为新时代山区共同富裕的鲜明标志。(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安亭路126号邮编:200031电话:021-64728756

浙江省驻上海办事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zjszhb.com All Right Reserved